11/17-11/19應校長的邀請,參加舉辦於西湖渡假村的的六校交流研討會。會議中觸及的內容十分多元,但不外乎聚焦於108課綱的影響:「如何進行素養課程、評量的設計?」「如何完善學習歷程檔案的輔導?」
而期間台大副教務長、陳林祈教授的演講,獲得在場聽眾一致的好評,許多老師聽完之後,都油然升起一股想就讀台大的衝動。我個人也從中收穫良多。不過我認為收穫最大的並不是在於「獲得資訊」,事實上,關於學習歷程檔案的審查原則,各種管道已經有相當清楚的揭露。而各大學需要保密的書面審查規準,也或有不同。台大的書審邏輯固然有其參考價值,但對於高中而言,針對不同的學生給予適當的建議,或許才是最好的策略。
那麼,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是我的換位思考:作為一位講者,如何忠實傳達自己的理念,避開棘手難解的爭議,或是挑戰在令人昏昏欲睡的下午時段,吸引聽眾的注意,又能不落俗套。存在著這些不利的前提,確實難度很高。我認為該場演講中的「虛與實」「剛與柔」的敘事技巧,是這場演講成功的關鍵。如果說一場演講中的「剛、實」是嚴謹的事實闡述、詳盡的統計數據、清楚的邏輯脈絡,那麼「虛、柔」就是能引發共鳴的譬喻、富含文化情懷的故事、清晰適中的語調與語速。
譬如,陳林祈老師在說明學習歷程中嘗試的重要性、成長的轉變、個人特色的形成。只用了一個小小的故事就達到了效果,他先展示了在1872年莫內的名作「Impression, Sunrise」,請大家猜猜看這是誰的畫作,答案大家很容易就想到了。因為這幅畫已經是莫內32歲的作品,印象派的風格已經相當鮮明。而接著展示另一幅作品「view at rouelles le havre」,這幅畫相當寫實,大部分的聽眾都無法猜出正確答案。然而,其實這也是莫內的畫,只不過是在莫內18歲時的畫作。採取這樣的譬喻是相當高明的,畢竟要訴說的主題太過抽象與複雜,如果只是舉出幾個真實例證又不易引起共鳴。而莫內前後時期畫作的比較,在視覺上不僅對比強烈,暗喻著學生擁有的無限可能、蛻變後的成熟自在,也能顯示出講者的文化底蘊。
另一個例子是,陳老師在說明學習歷程中的錯誤嘗試、曲折並非一定是缺點。就舉了一個「金繼」(金継ぎ)的典故,金繼是源於日本十五世紀的修補技法,工匠以金漆修補碎裂的陶瓷器皿,將不完美昇華的工藝手法。碎裂的瓷器上交錯著金漆縫補的線條,帶著一種素樸的美感。這樣的譬喻,比起花費唇舌說明接受並轉換學習歷程的不完美,更能引發聽眾的聯想。聽眾不見得了解金繼的藝術或者侘寂美學,然而典故背後的文化底蘊,卻能賦予聽眾更多的想像。
我自己作為交流會的講者之一,在規劃講題架構時經常是以邏輯性、資料的完整性來進行思考,而這次陳老師的演講方式,提醒了我經常忽略的事情:應該給予聽眾一些想像的空間、適時地在虛實、剛柔之間切換、在訴說之後留下尾韻,或許是在冗長密集的短講群中,脫穎而出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