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學寫作的難點
由於前陣子正在規劃科學思辨力課程的緣故,與跨領域社群教師共同備課的期間,我突然發現教導科學寫作這件事比想像中還要困難。雖然我們曾經邀請了泛科學的總編鄭國威先生來跟我們談科學寫作的架構,然而真正落實到教學實務的層面是有其困難的。我總覺得,科學寫作的最困難之處,並不是在「寫」,而是在「讀」。或許可以說,是科學訓練裡所謂「文獻回顧」的部分。
梳理資料的訓練
爬梳資料,讀懂資料並且進一步評價資料,是所有專題研究的起手式。最近我讀到黃春木老師的《我做專題研究,學會獨立思考》,內容雖然是針對社會科學專題研究,然而各研究步驟在教學上的重點及具體方法,都有詳盡的闡述,絕大部分亦可適用於自然科學研究中。而其中提及寫作基本功的訓練,正好解答了我過去考慮的諸多問題。因此我寫作此文,一方面是摘錄書中提及的重點,也一方面為將來設計相關課程留下紀錄。
黃春木老師所提出的KWL方法,是一個相當清楚的架構。K代表what i know already,W代表i want to know,L代表what I learn。文獻內容的閱讀和摘要(K)及文獻評論和重點內容(L)都是為了回應核心的問題意識(W)。一開始確立問題意識之後,再按照此架構書寫內容,便能讓學生練習在閱讀文獻之時,能扣合主題不致偏離。一旦書寫完成之後,老師也能很清楚地根據這個架構來和學生討論。
能入、能出、能超越與守破離
黃春木老師認為文獻回顧的精髓在於做到「能入、能出、能超越」,我認為跟日本人說的「守、破、離」蠻類似的,剛好可以互相印證。所謂能入,就是能夠正確讀懂文獻資料;能出,就是能夠客觀評論文獻資料;能超越,就是能夠結合不同文獻資料、或超越文獻的侷限另闢蹊徑。
讀懂文獻資料,可以透過強化邏輯思考、文章架構理解來訓練。較為困難的是能出(評鑑)和超越(創造)。黃春木老師在書中也提供了幾個基本問題可供學生自我檢核,原來的問題較偏向社會科學研究的面向。如果將之對應到自然科學,我的整理和理解如下:
- 是否能理解文獻作者的問題意識為何?(想解決什麼問題)
- 文獻作者的主要論點是什麼?結論為何?
- 文獻作者提出支持論點的證據為何?
- 文獻作者所提出的證據是透過什麼樣的實驗設計得來?有何實驗前提和假設?
- 文獻作者使用何種方法處理資料?
- 文獻作者的研究方向排除了哪些層面的問題?是否有其他探索的可能性?
- 文獻作者的結論在哪些前提條件下是有效的?是否過度詮釋資料?
透過上述一系列問題的檢核,不僅能更聚焦在評鑑文獻資料上,一旦對這些問題有了深入的思考。那麼創新之道,也就昭然若揭了。